2022年2月24日,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國際培訓中心(湖北)負責人田翔川博士一行應邀拜訪斯坦星球全國總部,雙方在課程合作研發、企業社會責任、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等領域展開深度交流討論,并達成廣泛共識。
聯合國訓練研究所(以下簡稱“UNITAR”)成立于1963年,受聯合國大會與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直接管理,是聯合國大會直屬的ZUI高級別事務執行機構。UNITAR 全球執行網絡 CIFAL則是 UNITAR 及聯合國實現全球持續發展宏偉目標的重要環節,CIFAL 是法語 Centre International de Formation des Authorités et Leaders的縮寫,中文翻譯為“聯合國訓練研究所政府與管理者國際培訓中心”。CIFAL 全球網絡由分布在全球的22個 UNITAR 執行中心組成。這些中心分布在亞洲、非洲、澳洲、歐洲和美洲及加勒比海地區。
田博士負責的湖北中心是聯合國訓練研究所Cifal全球網絡的重要成員之一。中心立足中國面向亞太地區,聚焦教育、道路安全、環境和科學技術等領域,為世界各國提供并推廣具有創新性、可踐行性的訓研內容和學習解決方案;促進全球化合作,以推進和落實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實現17個可持續性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田翔川博士代表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及湖北國際培訓中心Cifal Hubei詳細介紹了聯合國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SDGs)中所涵蓋的目標、全球STEM教育研究方向、女童STEM教育(STEM for Girls)、教育資源支援欠發達地區等聯合國在教育相關領域的工作目標。
斯坦星球創始人崔顯耿老師向田博士介紹了斯坦星球知識體系、課程研發宗旨和企業社會責任目標。崔老師高度認可聯合國SDGs項目對人類未來發展的指導意義,尤其在基因多樣性、性別平等的優質教育、清潔能源、鼓勵創新、抵御災害、保護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等領域,斯坦星球課程設計出發點與聯合國SDGs的初衷不謀而合。
為了更好的在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階段,樹立正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雙方決定對斯坦星球課程體系進行內容升級。在聯合國訓練研究所湖北培訓中心Cifal Hubei的指導下,斯坦星球重點關注四個方向,涵蓋:
·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意義:認識現代育種工業,科學看待轉基因食品;
·認識現代灌溉體系,微灌滴灌等新科技在蔬果工業化中的實際應用;
·認識綠色食品、有機食品;
·常用水質檢測實驗設備:量瓶、量杯、錐形瓶等;
·認識水質分類標準,了解COD、BOD等水體理化指標;
·學習如何安全靠近河流、池塘等野外水體,了解逃生知識;
·認識過濾、吸附、反滲透等水體凈化手段。
·生物多樣性與生物圈意義:認識食物鏈與物種平衡;
·了解有害入侵植物,認識本地常見有害動植物;
·了解塑料污染物對于海洋生物的危害;
·現代食品工業,了解工廠化食品生產流程;
·了解食品原料采購標準、清洗流程、殘留物檢測手段;
·學習人體日常攝入營養物總需求,認識人體熱量平衡;
通過體系化課程,學生將會深度理解SDGs中約定的保護基因多樣性、消除饑餓與營養不良、保護海洋和陸地生態系統等主題的重要意義,并且通過自己實地調查、親手操作等研學內容樹立基礎的科學理念與研究精神,相信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將給孩子未來學業和社會活動帶來積極幫助。
此外,斯坦星球將在聯合國訓練研究所湖北培訓中心Cifal Hubei的指導下開展一系列課程與競賽,旨在讓每個學生都能利用創新的科研技術,制作屬于自己的原創小發明,項目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工程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應用、開源硬件系統、機器人等。
無論是有編程基礎的、熱愛動手創造的“小天才”,還是初出茅廬的新學員,都可以將自己在各領域、各學科的知識轉化為發明成果。學生自主研發的項目成果可以對接國內外各項科創發明類賽事,斯坦星球挑選高質量和認可度賽事,協助申報和評選。對于其中優秀作品,聯合國訓練研究所Unitar將協助學生采用國際性賽事和展出,讓中國學生在世界舞臺上綻放自己的光彩。
田博士認可斯坦星球在課程設計、企業社會責任感等領域做出的卓越成果,并期待在后續聯合課程研發中,一方面給予全方位指導,讓斯坦星球課程體系融入更多國際接軌元素,樹立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田博士同樣期待斯坦星球的優秀課程走出國門,向世界國外展示新時代中國教育發展成果,不論是對非洲、南美等欠發達國家地區的教育支持,還是對歐美發達國家的成果共享,斯坦星球都可以提供幫助與支持。
期待在春暖花開的季節,學生走出教室,在廣闊天地中踐行自己對保護自然做出的承諾,在創新賽事中挑戰改善世界的憧憬;期待在疫情過后,斯坦星球的學生可以和全世界各國學生攜起手來,為更美好的世界貢獻自己的力量。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