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學辦綠色金融論壇并邀請專家馬駿主講
2022-05-05 10:58:48 來源:教育裝備采購網

近日,香港教育大學(教大)邀請著名經濟學家馬駿博士,擔任在線研討會「綠色金融中國及全球行動方案」主講嘉賓。馬博士向香港教育大學師生介紹了綠色金融的概念,分享了他對國家十四五規劃中「3060雙碳策略」目標(即「碳達峯、碳中和」)的獨特見解,暢談大灣區綠色投資原則。而在全球綠色及可持續金融的大趨勢下,馬博士亦深入剖析了香港如何通過政策制定,推動綠色融資、加快開發創新產品等舉措,蛻變成國際綠色金融中心。

經濟學家馬駿博士

作為綠色金融界的領導者,馬博士最早于2015年牽頭起草「構建中國綠色金融體系」指引,成為全球首個全面的綠色金融政策框架。2018年,他成立的香港綠色金融協會,致力匯聚公共及業界的力量,提出支持綠色金融發展的政策建議,推動創新產品開發。

馬博士在研討會中強調,金融系統仰賴自然,資源便是經濟,因此,生物多樣金融市場發展穩健息息相關,可持續發展對全球社會更是至關重要。他表示,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提出「3060雙碳策略」目標:即在2030年實現「碳達峯」,在2060年實現「碳中和」。為此,中央銀行及地方政府已紛紛提出各類舉措,激勵不同持份者參與,構建綠色金融氛圍。他舉例指,中央銀行近年陸續加大綠色貸款,任何與可再生能源及綠色建筑相關的行業,都會較容易取得資金,而地方政府亦有鼓勵發行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更推出綠色項目擔保,降低綠色信貸的成本。

據馬博士分析,為達到「3060雙碳策略」目標,內地將于未來30年投放487萬億人民于綠色及低碳項目,市場極為龐大。而香港作為大灣區的一部分,必須考慮七大原則,與其他城市共同努力,推進綠色金融發展。這七大原則包括:在企業管治時顧及可持續發展、了解環境、社會及管治風險、披露環境信息以確保透明度、加強與持份者的溝通、充分利用綠色金融工具、采用綠色供應鏈管理及通過集體行動,建設綠色金融氛圍。

大灣區機遇繁多 新課程培育人才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張仁良教授本身亦為金融學者,留意到新興的綠色金融概念,近年發展迅速。他指出,大灣區以至一帶一路發展倡議,為市場帶來大量投資機會。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他深信香港定能在此領域發揮所長,吸引各地資本支持綠色基建及減碳項目等發展,并進一步轉型為環保及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左一)張仁良教授和(右一)馬駿博士

張教授表示,香港教育大學一直承擔教育下一代的重任,校內環境科學家及學者在海洋保育、生態修復及資源再生等領域不遺余力,相關的研究及知識轉移項目屢獲肯定。

根據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最新公布的2020年研究評審工作結果,教大百分之六十七的地球科學(包括海洋學及氣象學)及其他自然科學(包括環境科學)研究項目,獲評審小組評為「世界領先」或「國際卓越」水。近月,香港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顧問(環境科學)黃銘洪教授,更榮膺歐洲科學與人文學院院士,以表彰他在有關領域的持續杰出貢獻。根據美國史丹福大學于2020及2021年公布的全球首2%科學家名單,黃教授的學術生涯研究成就,于全球環境科學研究學者中排名第六。他更被史丹福大學嘉譽為該領域中全球華人學者之首。

香港教育大學在學士及碩士課程方面與時并進。近年,教大先后開設個人理財教育文學碩士和綜合環境管理榮譽理學士課程,課題涵蓋個人理財資產管理等相關知識,向有不同財務背景和需求的人士傳授理財知識,以及為學生提供專業的環境管理知識及跨學科訓練,加強學生在各方面運用環境管理知識的能力。學生畢業后可在金融、環境或教育行業發展。欲了解香港教育大學的最新發展,歡迎瀏覽大學官網(www.eduhk.hk/zhs)查詢。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