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天一天成長,每一天都有所進步:
學會自己吃飯,學會自己刷牙,能畫一幅很好看的畫,能完整背出一首詩。。。
這都讓爸爸媽媽高興不已,連連夸贊。
孩子確實需要鼓勵,適當的夸獎會讓孩子更加自信。但夸獎孩子真的需要技巧,夸得不好反而會出現反效果。
君君發現,家長們在夸獎孩子時容易進入以下這些誤區:
1.夸聰明而不夸努力
2.夸結果而不夸過程
3.泛濫式表揚
4.把“我為你驕傲”掛在嘴邊
下面,我們來仔細聊一聊這么夸獎孩子為什么不好~
夸聰明而不夸努力
很多家長在鼓勵孩子時,最經常說的就是“你真聰明”而不是“你真努力”,那么夸獎孩子聰明和努力究竟有什么區別呢?
心理學家卡洛·德韋克和她的團隊,曾就夸獎對孩子的影響在紐約12所小學進行了一系列測試:
測試1:第一輪的題目對所有孩子來說都非常簡單,每個孩子都能很好得完成。在每個孩子完成測試時,研究人員都會把分數公之于眾,并說一句表揚的話,其中一些孩子聽到的是“你在這方面非常有天賦”,而另一些則被評價“你一定很努力”。
測試2:這輪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題型難度。一組簡單,一組較難。但研究人員告訴孩子,選擇較難的測試可以學到很多東西。那些因為努力受到表揚的孩子,大多數選擇了難度更大的題。而因聰明而受到表揚的孩子大多選擇了簡單的。
測試3:這輪的測試題很難,不出所料,所有孩子都失敗了。第一輪因為努力而被表揚的孩子們認為,這只是因為自己的注意力不夠集中。而那些因聰明而受到表揚的孩子們卻認為,這次的失敗證明自己一點也不聰明,有些孩子甚至緊張到渾身冒汗。
測試4:這次的題目和第一輪一樣簡單。因努力而被表揚的孩子得分比第一輪高出約30%,而因聰明而被表揚的孩子得分比第一輪低了20%。
實驗證明,經??洫労⒆勇斆鲿o孩子帶來不好的暗示,一方面會讓孩子以為智商高比努力更值得贊揚,而自己很聰明,不需要很努力就可以做好每件事。
同時這也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當孩子失敗或表現不好時,他就會開始自我懷疑,出現緊張、焦慮的狀態。
夸結果而不夸過程
有些家長在平時生活中注重結果大于過程,比如說只有在孩子贏的時候表揚他,或者在孩子贏的時候夸獎得更加猛烈。
孩子是很敏感的,他能夠感受到每一次夸獎的不同。
家長的行為會讓孩子覺得想要得到夸獎,我就一定要贏,或者只有獲得勝利,爸爸媽媽的夸獎才是真心實意的。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多夸夸孩子在過程中所做的事,比如說:
你剛才那個防守特別到位,太厲害了。
哇,寶貝在花朵上還畫了一只小蜜蜂,你觀察得真仔細。
孩子不可能事事都超過別人,贏也不是唯一的目標,教會孩子注重過程、享受過程也很重要。
泛濫式表揚
近些年鼓勵式教育被大力提倡,有些寶爸寶媽在得知表揚的威力后,不管孩子做什么事都對他進行夸獎,變成了一個“點贊狂”。
其實這種習慣性和泛濫式的表揚對孩子來說不一定是好事。
在家里孩子無論做什么都能被夸獎,可到了學校,以后進入社會,誰能夠一直不斷表揚你的孩子呢?
這樣的落差可能會導致孩子抗挫能力低,過度在意別人的評價。
而且,泛濫式的表揚沒有針對性,并不能給孩子有效的鼓勵和指引。而有針對性的贊揚會讓孩子更加懂得要往哪方面努力,自己接下來該怎么做。
簡單來說,孩子做的事值得表揚,就夸他幾句。如果沒有什么好稱贊的,也就不要硬夸,家長編理由累,對孩子的發展也沒什么好處。
把“我為你驕傲”掛在嘴邊
孩子表現好的時候,我們最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爸爸媽媽為你驕傲,你表現得這么好我們太高興了”。
這句話看似沒問題,但這有可能會讓孩子過度關注自己的行為是否能讓爸爸媽媽感到開心。
我們可以試一試這么回應:“哇,你今天表現得這么棒,是不是很開心呀?你真應該為自己感到驕傲。當然,爸爸媽媽也為你驕傲!”
這樣能讓孩子把行為動機的關注點放回自己的身上,他能明白我做這件事是為了自己開心、自己驕傲,而不是為了爸爸媽媽或者得到表揚,這是很重要的。
面對孩子的進步和成長,我們當然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
不過夸獎真的是一門藝術,當家長不易,還需慢慢修行。
-END-
特別供稿:能力早教
研究院(本文為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贏在起點早教中心網址:www.elitebaby.cn
客服熱線:4008880268
關注微信公眾號:贏在起點能力早教
0-6歲能力早教課程,請加V-X:13120949185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