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在起點早教中心︱這幾種懲罰方式,可能會害了孩子一輩子!
2023-01-19 13:32:58 來源:榕城網

前段時間,君君在微博看到家庭教育法草案提到“家庭教育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看了下評論,發現爸爸媽媽都是持反對的態度。

可以理解爸爸媽媽在育兒之路上的艱辛,不過不恰當的懲罰方式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大部分家長在孩子犯錯時會采取以下這些教育方式:

當眾責罵

很多家長以為小小年紀能有什么自尊,其實研究表明自尊從嬰兒時期就有了。

當眾責罵孩子會極大打擊孩子的自尊,這使得他們變得敏感、不敢表達。

總是遭受當眾批評的孩子,更容易遭遇校園暴力、面對失敗也很難應付。

更有甚者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變得更加難以管教。

打一頓

相信還是有不少家長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理念,當孩子犯錯或不聽話時就打一頓。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體罰不僅會增加孩子身體受傷的風險(尤其是18個月以下的孩子),也可能影響他們的大腦發育。

研究發現,經常被打屁股的孩子灰質少(灰質是一種神經組織,它是中樞神經系統重要組成部分)。

在智商測試中,這些孩子的灰質表現低于同齡人。

此外,經常被家長打的孩子更容易出現攻擊性和憤怒感。

關小黑屋

將犯了錯的孩子關進小黑屋,問他“你認不認錯?錯在哪兒?”孩子認錯了才讓他出來,不乖下次繼續關進去。

想象一下有些大人在密閉黑暗的空間內都會不自在,更別說孩子了。這會讓孩子很恐懼,失去安全感。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也沒有起到什么作用。孩子并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該如何改正,單純是因為害怕才選擇了聽話。

精神折磨

有些家長雖然不會打罵孩子,也不把孩子關進小黑屋。但很喜歡通過談話、傾訴來教育孩子,比如:

“爸爸媽媽為了你什么都不敢吃,不敢買,你還這么不聽話”

“我們以后就指望你了,你不努力我們該依靠誰”

“我為你付出了這么多,只希望你做個乖孩子,你這都做不到嗎”

其實,這種方式帶給孩子的痛苦并不比被打一頓或關小黑屋來的小。

那該如何懲罰孩子呢?

1.用沒收代替打罵和抱怨

其實,對孩子來說,打罵不是最令他難受的懲罰方式,而是不讓他玩想玩的東西,不給他吃想吃的零食。舉例來說:

孩子不好好吃飯,只想看電視,可以告訴他今天的看電視時間被取消了。

孩子亂扔玩具,可以把他扔的玩具收起來,一天之內不可以再玩。

孩子吃太多糖,告訴孩子你把接下來2天的糖果一天內都吃完了,這2天就不能再吃了。

注意:家長在執行時要守好底線,不要輕易妥協。

2.設立冷靜角

很多家長會把冷靜角和小黑屋混為一談,其實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

冷靜角的目的是把孩子帶離原來的環境,讓他冷靜下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當孩子無端發脾氣、哭鬧、犯錯且屢教不改時,我們就可以把孩子帶到冷靜角進行暫停。

至于如何設置冷靜角,可以從這幾方面入手:

讓孩子明白冷靜角的用途

我們首先要告訴孩子這個地方的作用,建議爸媽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繪本《杰瑞的冷靜太空》。

在這冊繪本里,杰瑞的“冷靜角”是他和媽媽共同建立的一個基地,基地里的一切都是杰瑞自己設想的。

因此,杰瑞在這里可以很快安靜下來,然后進行思考。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這個角落就是他的“冷靜太空”,當他不開心、犯了錯就要來這里平復情緒,自我反思。

相比于抽象的冷靜角,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給它取個名字,比如“小樹屋”、“冰雪城堡”等。

之后孩子如果犯了錯或者情緒失控,可以說“媽媽覺得你現在需要去小樹屋冷靜一下。”

及時與孩子溝通

當孩子在冷靜角反思了之后,這件事就這么過去了嗎?

當然不是,這時候需要爸爸媽媽及時與孩子溝通,對剛才發生的事進行復盤,這才是最重要的一步。

我們可以來到孩子的冷靜角,和他一起聊聊剛才發生的事。

讓孩子自己說一說自己為什么要那么做,想一想哪個地方做得不夠好,如果以后再遇到這種事情怎么做比較好。

同時也告訴孩子你的心情和對他的期待,比如“下次遇到這樣的事,媽媽希望你能先和我說,讓我幫你一起想辦法,而不是立馬開始發脾氣。”

-END-

特別供稿:能力早教

研究院(本文為贏在起點能力早教研究院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贏在起點早教中心網址:www.elitebaby.cn

客服熱線:4008880268

關注微信公眾號:贏在起點能力早教

0-6歲能力早教課程,請加V-X:13120949185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